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盛志誠訪問了各地鋼鐵物流企業和物流園區,感到鋼貿企業的“傳統運營盈利模式已迫近死亡”。他分析傳統大口徑鋼管鋼貿盈利模式的幾個套路:
套路之一“博行情”,即在每年冬儲期將資金頭寸放大,囤儲一批現貨,等待來年春季漲價一套現,這一套路不再可行的原因,一方面是大口徑鋼管價格上漲幅度不足以支撐穩定博天堂獲利,另一方面則是國內需求弱勢,春季也開始出現跌價行情。
套路之二“做代理”,穩定賺取一點差價,并且在不利行情階段等鋼廠補點差,這一套路逐漸不可行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大口徑鋼管出廠價格總是高于市場價格,另一方面則是由于鋼廠自身盈利能力的弱化。
套路之三“搬磚頭”(也叫“拼縫兒”、“牽牛”),這種模式很大程度上依靠信息不明和自己對市場的熟悉,隨著信息透明度越來越高,這種套路也接近盡頭。
套路之四“融資貿易”,即鋼鐵貿易只是外套,依靠貿易取得融資,由于融資成本的上升,穩定盈利投資渠道的缺失,大口徑鋼管類似模式也逐漸受到考驗。
套路之五“做終端”,依靠種種渠道找準終端需求,然后匹配需求獲利。近些年來終端需求并不好匹配,“要求多,風險大”是共識,風險主要來自不確定的價格波動風險、以及潛在的主動或被被騙風險。
套路之六“供應鏈”,即從上游資源、中間物流、下游需求、資金統籌全面參與,這個模式要求較主,資源配置要求高、處置方案要求高、人員素質要求高。
純粹的傳統鋼貿商盈利模式,是前五種,“博行情”、“做代理”、“融資貿易”和“做終端”模式說到底是融資成本與盈利空間的較量。前五種模式可能影響盈利的因素歸納概括起來無外乎兩個:一是價差,二是資金。無論對于礦商、鋼廠、鋼貿商、大口徑鋼管鋼鐵消費用戶或銀行而言,他們的融資成本與盈利空間比較下來,只要還在獲利,就不會停止項目的運應,于是我們看到了鋼鐵產能規模的不斷擴大,鋼鐵商群體的不斷擴大,投資項目的不斷擴大。
縱觀20余萬家鋼貿商的經營現狀,在融資、下游服務、物流整合、鋼材資源同時占得優勢的企業是鳳毛麟角,99%的鋼鐵流通企業不同時具備這一優勢。因此,一些業內人士認為面臨新的市場環境,鋼貿商的傳統營銷模式需要調整。這輪整個鋼貿行業的大洗牌,肯定會讓很多企業“痛不欲生”。不過,只有浴火重生,鳳凰才能涅槃。所以,或許只有經過這樣的洗禮,大口徑鋼管才能迎來健康的發展。
http://www.discountbotels.com